想你的车,还是开到了中国名字最长的县~

来源: 华体电子时间: 2023-10-25

中国名字最长的县——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将告别“无高速时代”。

中铝国际六冶公司参建的云南临双高速公路将于10月27日12点正式通车。

穿越“复杂地质博物馆”

隧道、路基、涵洞、大桥全面开花

双江县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,是中国唯一由拉祜族、佤族、布朗族、傣族4个主体民族联合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,是北回归线横穿的热带地区,“世界古茶原乡第一标志地”“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基因宝库”。


临双高速公路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,横断山脉南段,具有典型的滇西地质特点。滇西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,有“中国地质博物馆”之称。此前,这里没有高铁、铁路、飞机以及高速公路,人们出行全依靠国道214公路。

临双高速是加快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,充分服务和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加快实施“交通强国”战略,推动临沧市发展的经济路、致富路,承载着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发展梦想,也倾注着中铝建设者们的智慧与匠心。

中铝国际六冶承建的“临翔至双江”连接道路工程,是云南省“五纵五横一边两环二十联”高速公路网布局中第五纵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该路段跨越河谷,穿越高山,涵盖隧道、路基、涵洞、大桥等施工项目。

“在这里施工就像穿越一个复杂的地质博物馆。”六冶云南分公司临双总承包管理部项目经理史经会介绍,桥梁和隧道是这条高速公路施工的主要内容,路基施工多为百米内的短路基,长路基段又多为高填深挖,施工异常困难,“全面开花才能完成施工任务”。

“豆腐里打洞”“鸡蛋碰石头”

都没在怕的

施工团队在进行桩基成孔作业时,因为存有应力流砂层,钻进过程中先后出现多次塌孔以及砂层涌出,导致无法成孔。“前一天吭哧吭哧好容易钻进了两三米,第二天一看,全没了。”

临双项目隧道围岩为全风化、强风化、极破碎围岩,围岩无自稳能力,且掌子面有裂隙水,围岩遇水易软化,支护不及时易产生大塌方,如果采用传统大管棚施工技术,极易出现塌孔卡钻、钻不到设计深度和注浆孔堵塞的问题。“在这样的隧道施工就像在豆腐里打洞。”

孤石是一种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体,又大又硬,最大硬度超过120兆帕,相当于普通混凝土的5倍硬度。

“神器”盾构机遇到了孤石,也好像鸡蛋碰到了石头,盾构机坚硬的刀盘不仅不能把孤石砍碎,而且统统都会变成很钝的钢材。

有了“混凝土”神器,流砂、孤石等问题都迎刃而解。

“打桩遇到孤石,用混凝土回填与流砂固结,从而与孔内孤石形成相近的受力面,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二次钻孔。

”六冶团队将混凝土与流砂混成“流沙馅”,包裹孤石,整体凝结固化成一块坚硬的“莲蓉蛋黄月饼”,然后用旋挖钻施工工艺钻除。

“在隧道里,可以将孤石与注浆固结成整体,然后掌子面按照钻爆法施工工艺进行破除。”史经会介绍,六冶在临双高速建设中使用的这些施工工艺,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、质量、进度,两项工艺分别荣获2022年度部级工法和2023年度六冶工法。


穿越群山倾听大地的耳语

我们的世界机床轰鸣,星河灿烂

临双高速公路项目除了现场施工环境复杂、地质结构变化无常外,还存在雨季持续时间长、降雨量大等不可控因素。六冶承建部分位于项目中部,交通不便,供电不稳定,有些路基经过的村庄还需要做艰辛的动迁工作。

六冶建设者穿越群山,在机床轰鸣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,大力开展技术攻关,严格各项风险源管控体系,规范安全作业行为,充分发扬不畏艰难、敢于拼搏的精神,主动出击、迎难而上,高质量、高标准完成了施工任务。

临双高速全线通车后,临沧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、交通承载能力再度提升,将为当地群众出行提供便捷,当地茶叶、咖啡、坚果等世界知名特产也将高效快捷地走出临沧、走向世界,有力支撑临沧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

当地佤族青年林茂青参与了隧道建设施工,他说:“我学到了技术,拿到了理想的工资,可以供孩子上学,家人很支持,我很满足!”

当地佤族青年施友喜参与了与流砂和孤石“斗智斗勇”的桩基工作:“钱没少挣,领导和同事很关心我,辛苦并快乐着,以后我也可以自豪地跟朋友说,这条高速我也参加了建设!”

随着临双高速开通,从临翔区到双江县的行车时间从原来的一个半小时变成40分钟。

为了这缩短的50分钟,六冶1730名建设者胼手胝足、风雨无阻、日夜兼程地奋斗了三年。

集团首页|联系我们|公司介绍|招聘公告信访联系

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99号C座